新知脈動
  • 新知脈動
  • 商情資訊
  • 成功案例
想靠數據決策賺錢看這篇!零售老闆必知的5個指標數據與計算公式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零售業老闆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更需要掌握數據決策的關鍵。本文將深入探討5個零售老闆必知的關鍵指標數據以及運算公式,幫助您透過數據找到最佳營運策略,實現更高的獲利能力! 為什麼數據可以加速精準決策? 在當今數位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決策的關鍵,它不僅提供了更全面、客觀的洞察,還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決策過程,而這也幫助企業用更快速、更準確的腳步適應產業的變化。數據涵蓋的層面非常多元,除了包括組織內部的運作數據,還有整體市場趨勢、競爭動態等外部環境的數據,若能用廣泛的視角看待這些指標,將有助於企業制定更全面的戰略。相較於傳統決策方法通常基於個人經驗和直覺,數據決策則是基於客觀事實,減少了主觀性的干擾,能夠做出更精準的決策判斷。另外也由於數據是即時可用的,不像傳統方法需要長時間進行分析與評估,因此能夠做出更即時性的決策,協助企業快速應變市場的變化。 零售老闆必知的5個獲利指標 5個零售指標:市場規模、流量、轉換率、客單價、成本 在深入探討這些數據指標的意義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零售獲利公式: 利潤=營業額-成本 想要增加利潤,不外乎就是想辦法提升營業額以及降低成本,當營業額與成本差距越大,獲利就越高。其中,營業額又可以拆解成市場規模、流量、轉換率、客單價,成本則是直接影響獲利的關鍵。 在零售業中,不論是電商和實體店面,這5個數據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若是能夠有效應用這些數據,等於掌握成功經營零售企業的關鍵。 零售獲利指標1:市場規模 市場規模指的是產品在市場上的總銷售金額,而了解市場規模的變化有助於企業調整產品組合和市場定位。透過參考外部數據資料庫、產業報告等方法,企業可以找到某特定產業的規模大小,以及勝率最高的市場,進一步制定有效的營運策略並合理分配資源。 零售獲利指標2:流量 流量指的是有多少人進入你的電商網站,通常以「月」為單位去分析,一般可分為「付費流量」及「自然流量」。想要提高流量可以通過增加曝光量、提高點擊率(CTR)等方式實現。 零售營收公式 【電商】營收=流量x轉換率x客單價 【門市】營收=人流x提袋率x客單價 零售獲利指標3:轉換率 轉換率是指顧客進入線上銷售頁後完成購買行為的比率,也就是實體門市中所謂的提袋率。在門市中,店內陳設、展示品的吸引力以及銷售人員的介紹都會影響提袋率。在線上,轉換率則受到Landing Page文案和素材的影響。無論在線上線下,提高轉換率/提袋率的關鍵在於提供流暢的購物體驗以及吸引人的產品呈現。 零售獲利指標4:客單價 客單價是每筆交易的平均收入,它由商品的定價和客戶的購買行為共同影響。除了價格策略外,透過銷售報表和訂單分析,企業可以深入了解顧客的購物行為,並透過促銷方案設計、商品組合和加價購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客單價。 零售獲利指標5:成本 成功的零售事業需要嚴格控制成本,因為成本的多寡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利潤。不過,一昧降低成本並不是好事,思考成本這件事的正確思維,應該是把資源投資在最有效益的地方。 如何具體應用獲利指標?直接傳授運算公式 接下來我們直接來看看各大獲利指標的運算公式,以及提升指標表現的具體方法。 獲利指標的具體應用1:市場規模 分析市場規模除了可以幫助企業確定目標市場,設定合理的銷售目標,也有助於識別主要競爭對手,並制定出有效的競爭策略,找到攔截客戶的方法。 市場規模估算公式 假設有一家公司正在考慮進入某分眾市場,則可以透過以下兩個公式,了解這個市場的規模以及自身的潛在市場份額。 總市場規模=預計用戶數x平均購買力 (可以參考外部數據資料庫、產業報告等) 企業潛在市場份額=公司銷售額÷總市場規模 (可以參考相似市場的經驗或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根據這些數據,企業可以了解預計進入的市場規模與未來潛力,再來決定是否要投入以及投入多少資金與資源。要注意,當你選擇好分眾市場後,並不是這個族群的所有消費者都願意為你買單,所以如果你選擇的分眾市場規模非常小,就可能導致獲利難以提升,而這也是為什麼評估市場規模非常重要的原因。 獲利指標的具體應用2:流量 無論是線上電商平台還是實體零售店,流量/客流量都是衡量業務表現的關鍵指標。 流量獲取公式 流量=曝光量 x CTR(點擊率) 增加線上流量的具體方法: 提升網站可見度:通過搜索引擎優化(SEO)、在社群媒體上的活動或付費廣告,來提高網站的曝光量。提高CTR(點擊率):透過優化廣告文案和圖片素材,改善用戶體驗,以提高用戶點擊率。 獲利指標的具體應用3:轉換率 轉換率是指進入網站的消費者完成購買動作的比例。提高轉換率可以直接影響營收,是零售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 轉換率分析公式 轉換率=購買用戶數÷總訪問用戶數×100% 提升轉換率的具體方法: 簡化購物流程:減少消費者可能遇到的阻礙,例如透過一頁式銷售頁減少跳轉機會,提高消費者完成購買的可能性。提高服務質量:包括即時線上客服、清楚透明的商品資訊、安心退換貨保證等,以增加消費者下單購買的信心。A/B測試:透過比較不同頁面設計、促銷方式或商品呈現方式的效果,找出最能提高轉換率的元素。購物車提醒:提醒用戶放在購物車中的商品,促使完成購買。 獲利指標的具體應用4:客單價 客單價是指每筆交易的平均金額,也就是消費者每次購物時的平均花費。 客單價分析公式 客單價=總營業額÷總交易數 提升客單價的具體作法: 優化定價策略:透過市場調研和競爭分析,設計適切的價格策略,包括確定價格、折扣策略,以最大化消費者支付的金額。優化銷售策略:透過交叉銷售和加價購策略,鼓勵消費者購買相關的商品或升級到更高價位的產品,提升平均交易價值。提升會員忠誠:推出會員制度或積分獎勵計劃,鼓勵消費者增加購買量和頻率,並提高對品牌的忠誠度。提供組合銷售:提供商品組合或套裝銷售,鼓勵消費者購買多個相關產品,以提高交易金額。 獲利指標的具體應用5:成本 在零售業中,成本管理是維持企業長期競爭力的關鍵之一。然而,雖然降低成本至關重要,卻不宜一味追求壓低成本而忽略了其他營運方面的機會,正確的思維應該是把資源花在刀口上。 舉例來說,由於線上廣告成本持續上升,電商企業可以考慮嘗試線下看板、媒體公關等傳統的行銷手段,來降低整體行銷成本,另外也可以透過會員經營,鼓勵舊客不斷回購,提高舊客訂單比例,以降低獲客成本。
如何布局流量來源?消費者進站後有哪些關鍵行為數據?電商行銷必知觀念在這篇! 在競爭激烈的零售電商市場中,如何配置多元的媒體管道,持續獲得有價值的流量來源,並學會判讀消費者進站後的行為數據,進一步優化網站設計與內容,是成功經營電商事業的關鍵。本文將探討零售電商須關注的流量數據與用戶行為數據,並提供有價值的判讀方式,從而幫助品牌優化網站體驗,進一步提升轉換率! 優質流量來源關鍵:多元的媒體管道布局 對於零售電商而言,建立多元的流量來源至關重要。仰賴單一流量來源可能對品牌的穩定性造成風險,特別像是有些店家非常仰賴meta廣告,若是遇上平台演算法政策改變或是社群平台衰退等情況,會對流量來源帶來直接且負面的影響。 此外,與新客以及回訪客溝通的媒體管道不同,建立多元的媒體管道才有機會透過不同的策略,接觸到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像是針對獲客成本更低的回訪者,可以透過EDM行銷或簡訊等更精準的方式溝通,與招攬新客的溝通管道大不相同。 因此,品牌應該在多元管道上建立流量來源,包括付費廣告、EDM行銷、內容行銷等等,並針對不同階段的潛在消費者使用不同的溝通管道。 怎麼打造最佳的媒體資源配置? 不同產業之間存在著差異化的特性和需求,所需的媒體資源配置也會有所不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因為只有深入了解每個行業的特性,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行銷策略和媒體配置。 舉例來說,零售行業通常需要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並推廣行銷活動。同時,零售商可能還需要進行搜索引擎優化(SEO),以提高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名,增加網站流量。此外,EDM行銷也是一個重要的策略,可以向現有客戶發送優惠券和優惠資訊,吸引他們再次進入網站。 再舉科技行業為例說明,對於科技公司來說,投放廣告在專業的科技網站和論壇上可能更為有效,因為這些平台上的受眾更有可能對他們的產品或服務感興趣。同時,參與業內的活動和會議,或者發布技術文章和白皮書,也是建立品牌聲譽和專業形象的重要途徑。 從獲客到營利3階段,用行銷漏斗看媒體配置 套用行銷漏斗的概念,我們可以把獲客到營利分成「用戶招攬」、「加深印象」和「促成轉換」三個階段: 階段1:用戶招攬(Awareness) 在這個階段,目標是讓潛在客戶意識到你的品牌或產品的存在,尤其是用於吸引新客戶。在用戶招攬階段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確定目標受眾。同時,也要確保你的品牌或產品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在確定目標受眾後,品牌可以透過meta廣告、社群媒體宣傳、內容行銷等方式實現用戶招攬階段的目標,而此時關注的指標可能包含網站訪問量、網頁瀏覽次數、廣告曝光量等。 如果想了解如何透過人物誌找到目標受眾,推薦延伸閱讀:如何找到目標客群?傳授人物誌製作4步驟,加碼2個免費線上工具。 階段2:加深印象(Interest) 在你透過meta廣告第一次接觸到潛在客戶時,他們並不會馬上下單購買,通常需要至少三到四次的重複接觸,讓他們對產品或服務產生興趣與信任後,才會進入到購買的環節。因此這個階段的目標就是透過不斷重複接觸這些潛在客戶,讓他們對你的產品或服務感興趣。在實務上,我們可以透過GDN廣告接觸這些曾經進站過的消費者,對他們加深印象並等待發酵。 階段3:促成轉換(Conversion) 在這個階段,目標是將潛在客戶轉化為實際的購買者或行動者。除了透過GDN廣告,持續接觸已經進站過的消費者,進一步促成轉換,針對已把商品加入購物車但還沒完成結帳的消費者,則可以透過Email或簡訊等方式,提醒他們回來網站結帳。 在整體配置上建議採用80/20法則,「招攬新客」應該配置最多的媒體資源,針對回訪客的「加深印象」與「促成轉換」則可以分配大約兩成的資源。只來過網站一次的消費者,是不可能直接下單購買的,所以一股腦地針對新客投注資源,轉換效果自然不會好,招攬新客後的加深印象、促成轉換階段,是品牌一定要投注資源的重點。 要記住的是,學會如何把流量轉化為「留」量,才可以在碎片化時代下,讓投注的資源最大化,並取得到最好的轉換。 經營電商必知的2大關鍵行為數據 除了流量數據之外,消費者的行為數據分析也非常重要,這有助於我們了解消費者進站後看了哪些內容,進一步深入洞察並改進用戶消費體驗。若對照到GA4,我們可以透過「到達網頁報表」來查看使用者平均參與時間,也可以透過GA4的滾軸事件來查看使用者頁面瀏覽情形。 關鍵行為數據1:用戶平均參與時間 用戶平均參與時間反映了用戶在電商平台上停留的時間長短,待越久通常表示用戶越投入,也意味著他們更可能與平台進行互動,探索更多商品或服務。 然而,若是用戶的平均參與時間非常短,可能代表一些不利的情況,需要極力避免且立即改善: 1.缺乏興趣或價值感:用戶可能在進入平台後未找到他們感興趣或有價值的內容,甚至可能未能找到所需的商品或服務。因此,持續優化商品頁面的描述與圖片,提供有吸引力和引人注目的內容至關重要,同時也需要不斷優化網站整體導航,幫助用戶更快速找到商品或服務。 2.網站性能問題:用戶快速流失也可能是由於網站性能問題,例如加載時間過長、頁面錯誤或閃退等技術問題,導致用戶立即離開網站。 3.廣告效果不佳:如果用戶是透過廣告進入網站,但在進入後立即流失,這可能表明廣告的吸引力與實際內容不符,或者廣告給了用戶太高的期望。建議廣告應與實際體驗保持一致,清晰傳達產品或服務的真實價值,避免使用誇大或誤導性的宣傳詞彙。 4.用戶體驗問題:網站可能存在其他與用戶體驗相關的問題,例如網站設計不符合用戶習慣、無法正確在不同設備上呈現等。 關鍵行為數據2:使用者頁面瀏覽情形 使用者頁面瀏覽情形則可以透過GA4的「滾軸事件」分析來瞭解,這有助於評估用戶的閱讀深度和頁面段落流失比例。通過分析哪些頁面吸引用戶停留時間較長,以及哪些段落造成用戶流失,有助於品牌商家調整內容結構和排版,以提高用戶對商品或服務的理解和興趣,進而促進轉換率的提升。以下是建議的觀察方向: 1.尋找熱門內容和關鍵段落:除了分析哪些頁面吸引用戶停留時間較長外,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具體的內容,找出最受歡迎的內容和關鍵段落,幫助品牌商家更好地了解用戶的興趣和偏好,進而優化內容策略和創作方向。 2.優化閱讀體驗和內容呈現方式:透過分析哪些段落造成用戶流失,可以發現可能存在的內容問題,例如閱讀深度不足、段落結構混亂或內容呈現方式不佳等。品牌商家可以根據這些資訊調整內容結構和排版,以提高用戶的閱讀體驗,增加內容的易讀性和吸引力。 3.設計更有效的呼籲行動(Call-to-Action):通過分析用戶在每個頁面的行為,可以確定最有效的呼籲行動位置和內容。這有助於品牌商家更好地引導用戶進行下一步操作,例如註冊、訂閱、購買等,從而提高轉換率。 要提醒的是,行為數據分析不僅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品牌商家應該定期監測用戶行為數據,並不斷優化內容和頁面設計,同時進行AB測試以驗證改進措施的效果。
【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點數經濟」產業地圖 2024【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電商「點數經濟」產業地圖 完整圖解:https://reurl.cc/qr4Amy 3個台灣「零售&電商點數經濟」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參照日本點數經濟圈:日本強強合作共通性點數平台、點數競爭自零售消費跨入多元領域 * 台灣開放性點數現況:大型綜合零售&電商集團領軍,建立點數+支付經濟圈網絡優勢 * 台灣封閉性點數現況:集團內專屬點數制度採用率高,提升點數回流率與會員黏著度為目標 做為客戶忠誠計畫的一環,「點數經濟」在台灣零售&電商領域中的應用日益普及。在大型零售集團(綜合商品零售業者為主)領軍下,點數機制逐步由企業自有體系的回流&使用走向跨品牌、跨通路、跨國境的大型經濟圈流通。 本次調查中,共計8家零售&電商企業旗下會員基礎突破千萬大關,包括採取開放性點數經濟圈策略的遠東HAPPY GO、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全聯實業(透過全支付點數向外兌換)以及PChome;與採取體系內專屬點數制度的momo購物網、蝦皮購物以及東森購物網。受惠於龐大會員數量優勢,上述8強企業為零售&電商領域中發展點數經濟圈的關鍵支柱。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零售&電商產業點數經濟關聯情報與企業動向,繪製台灣「零售&電商點數經濟」產業地圖,以呈現主要業者經營數據&競合關聯,做為觀測整體市場脈絡與產業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基礎。本報告以零售&電商業者為調查對象,不含電信通訊(如中華電信/Line點數)、金融(如信用卡點數)、航空(如飛行里程點數)等同樣採取點數制度之業者。 參照日本點數經濟圈:日本強強合作共通性點數平台、點數競爭自零售消費跨入多元領域 台日兩地零售產業發展脈絡具備高度相近性,日本為台灣零售產業發展點數經濟的重要參照指標。2003年日本首個共通性點數制度T-POINT誕生(CCC集團旗下),為跨企業標準化集點服務的濫觴,亦開啟了日本邁向點數經濟大國的契機;2000年代後半開始,便利商店業者著手導入點數制度,例如FamilyMart導入T-POINT(2019年後改為樂天&d POINT)、Lawson導入Ponta點數等,樂天亦於同一時期啟動樂天點數經濟圈建構,在多家大型企業集團共同推進下,點數制度迎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發展。根據矢野經濟研究所調查,2023年日本點數服務市場規模約達2.6兆日圓,相較2022年增長6.1%,預估至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兆日圓。 共通性點數制度在日本歷經20年發展後,逐步形成數個規模龐大、網絡綿密的點數經濟圈,包括樂天經濟圈(樂天集團)、PayPay經濟圈(Line/日本雅虎/軟銀集團)、Ponta經濟圈(KDDI旗下au PAY/三菱商事)、d POINT經濟圈(NTT DOCOMO)、T-POINT經濟圈(CCC集團)、WAON POINT經濟圈(AEON集團)、nanaco經濟圈(7&i集團)等,使用人數均逾5,000萬人。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持續高漲的赴日觀光需求,台灣部分點數機制已與日本達成雙邊合作,例如OPEN POINT於2023年結盟Ponta點數經濟圈,可於日本超過28萬個Ponta合作據點消費累點;HAPPY GO則於2015年開展跨境累兌點業務,與日本T-POINT、d POINT、Q-Point等大型點數平台達成合作。 台灣開放性點數現況:大型綜合零售&電商集團領軍,建立點數+支付經濟圈網絡優勢 台灣零售&電商產業中,以便利商店及大型電商平台等綜合商品零售集團為開放性點數經濟圈建構主體。例如兩大超商龍頭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遠東集團旗下HAPPY GO,以及電商平台PChome與樂天市場等,均陸續建立起以各自通路為軸心的點數經濟開放網絡。 其中統一超商於2014年應用會員、點數、支付3大支柱架構出OPEN POINT經濟圈,不僅覆蓋集團內7-Eleven、星巴克、康是美等逾8,000家據點,亦與日本Ponta、六角國際、PChome、美廉社、中國信託等多家外部企業進行跨界點數流通合作。2023年OPEN POINT經濟圈已與全台逾300家品牌通路、20萬家特約商店(含icash Pay支付據點)達成合作,會員數量累計達1,700萬名,2022年總發行點數價值達新台幣16億元。根據OPEN POINT統計,2023年會員跨通路使用點數折抵消費金額超過10億元。 電商平台中,以PChome、樂天市場、Pinkoi在建構開放性點數經濟圈方面的舉措受到較多注目。PChome於2018年5月著手打造P幣點數經濟圈,以Pi拍錢包發放P幣做為主體(2019年PChome打通花旗PChome聯名卡、玉山Pi拍錢包聯名卡以及線上購物所獲得的P幣)。目前P幣除可於Pi拍錢包38萬家店合作通路折抵消費使用外,亦可兌換為中華電信Hami Point、OPEN POINT、亞洲萬里通以及HAPPY GO等外部企業點數。根據PChome統計,P幣年均發行量約20-30億點,截至2023年P幣累計發行量已近百億點。 在應用滲透率與用戶數持續攀升帶動下,能夠跨通路使用的電子支付工具近年已發展成為企業擴大點數經濟圈的重要箭頭。例如統一集團旗下icash Pay、全家集團旗下全盈+PAY等,消費者於特約商店中使用支付工具即可同步累積集團點數,大幅擴張點數經濟圈覆蓋範疇。值得一提的是,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每年發出價值15億元的福利點數,雖然現行福利點僅限於全聯內部通路使用,但已開通兌換為旗下電支品牌全支付點數(全點),消費者兌換為全點後,即可於全支付配合的230個品牌、21萬個支付據點使用,包括同集團旗下大潤發量販店、以及環球購物中心、CITYLINK、屈臣氏、台灣大車隊、路易莎咖啡、錢櫃、秀泰影城等外部企業通路,間接建立起全聯點數經濟開放體系。 台灣封閉性點數現況:集團內專屬點數制度採用率高,提升點數回流率與會員黏著度為目標 除開放性點數經濟圈外,仍有大量企業採取集團體系內專屬點數的封閉性流通制度。若以會員數量做為觀測指標,擁有超過千萬會員的momo購物網(momo幣)、東森購物網(東森幣)、蝦皮購物(蝦幣)為目前台灣相當具規模的封閉性點數體系。其中2024年台灣大哥大開放用戶可於直營門市以momo幣折抵消費,為momo幣進入實體通路的首度嘗試。2023年mo幣發行量已正式突破百億元。momo購物網持續擴張momo幣流通計畫,包括開展富邦金控旗下人壽、產險、證券等行銷活動合作,以及向外跨足異業聯合行銷、企業福委、企業尾牙贈禮等業務拓展等,加速mo幣生態圈走向經濟規模化,擴大點數經濟圈覆蓋範圍。 實體通路方面,不少專賣通路企業亦採取集團內專屬點數制度,藉以提高會員價值。例如藥妝業龍頭屈臣氏於2008年推出寵i卡點數制度,2020年亞洲寵i會員人數突破1億名,並於2023年全面升級為行動寵i卡,台灣會員數超過650萬名。除台灣市場外,寵i卡亦可於中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10大市場跨境累點並享有當地指定會員優惠。此外,包括寶雅、MUJI、IKEA、特力屋等各業別代表性專賣通路均推出自有點數體系,藉以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鞏固自有會員基礎、提升會員價值。 本文轉載自「未來流通研究所」官網:https://www.mirai.com.tw/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