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脈動
  • 新知脈動
  • 商情資訊
  • 成功案例
電商行銷人不可不知的Inbound Marketing 雖然網路蘊藏著無限的商機,但現在電商百家爭鳴,競爭者越來越多,勢必會連帶影響到你的業績,也會排擠到你的廣告曝光。根據AdStage的數據顯示,Facebook的廣告成效在2018年大幅降低了50%,成本卻較往年增加了70%。這就代表如果你是以廣告作為主要的顧客來源,帶來的成效將漸漸不如以往,而且不花費大筆的費用,就很難維持穩定的成效。像Facebook這樣主動向客人推銷的廣告,通常會被歸類為Outbound Marketing(推播式行銷)的一種。而當你在做這類的行銷廣告遇到瓶頸時,或許就是該轉個彎,考慮執行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行銷)的時機了。 Outbound Marketing為主動式的推銷所謂的Outbound Marketing,通常是以推銷產品或服務為訴求,主動向顧客曝光廣告,中文裡有時被稱做推播式行銷。舉凡我們常看到的電視廣告、公車廣告、報章廣告,或現在常用的Facebook廣告等,都可以算是Outbound Marketing。如果看到廣告的顧客對你的產品有興趣,就有機會去查看你的頁面,甚至購買產品。但這終究只是理想中的情況。 雖然可能會有很多人注意到你的商品,但你無法很精確地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真的想看到你的廣告。加上是由你主動推播投遞,你也無法確定他們對你的產品是否真的有需求。因為很難將廣告曝光給真正有效的顧客,使得你必須花費許多成本才能達到預期效益。 Outbound Marketing或許是在行銷上必須做的一環,但每個電商都希望能讓這需要耗費龐大成本的行銷方式更為有效。像是當顧客透過廣告連結到網站時,能夠留下良好的印象,並在未來持續地造訪。更希望不花大錢,顧客就能夠主動造訪。這些就是Inbound Marketing可以帶來的效益。 Inbound Marketing屬於一種長期投資被稱為集客式行銷的Inbound Marketing,顧名思義就是讓顧客主動上門,這也是和Outbound Marketing概念上最大的差別。 Inbound Marketing的本質,在於提升品牌本身的「內容」,透過由內而外的自我改造來達到吸引顧客。而且這些造訪的顧客,往往是對你的產品真的有興趣或是想購買類似性質商品、具有較高消費機會的顧客。當你不必花費大筆的曝光費用就能讓顧客來到自己的商店,這必將為你省下一筆行銷預算,但是並非一蹴可幾就能達到的境界,通常會需要進行幾個改造過程: ・改善網站體驗・創造符合顧客取向的內容・搜尋引擎優化(SEO)・提供有幫助的內容網誌・經營社群平台 每一項都需要時間改善和經營,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這也成為了Inbound Marketing的缺點。雖然企業往往不願意投資在一件無法短期看到成效的事情上,但是你必須了解,這對品牌來說是一種長期投資,你得把他視為一件終究都得面對的過程。如果你的企業沒有額外的人力來進行規劃,或許尋求外部專業團隊的協助會讓你比較有方向。 全球企業都在做的新網路行銷趨勢根據HubSpot公司在2017年的統計,做Inbound Marketing相較於Outbound Marketing可降低62%的行銷成本,能提供更有效的投資回報率(ROI),這也讓全球超過七成的公司開始以Inbound Marketing作為主要的行銷策略。 然而,這並不是要你完全放棄Outbound Marketing,只專心做Inbound Marketing。而是只執行Outbound Marketing到了某個階段,必然會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在這個時候,或許你就需要開始思考為什麼曾購買過的顧客不再造訪你的網站,是不是產品或網站的呈現可以再做優化,或是不是可以提供顧客更好的服務? 當你優化了自己的品牌,未來透過廣告認識你的潛在顧客,才會願意再次主動造訪。讓品牌在顧客心中產生無可取代的價值,是每個企業的終極目標。Outbound Marketing搭配Inbound Marketing,正是讓你在達成這樣的目標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維。 本文由 awoo成長駭客行銷誌 授權轉載,原文:〈電商行銷人不可不知的Inbound Marketing 〉 。
2019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前進東南亞市場 Google於上週舉辦了Google Made for Taiwan的活動,並同時間發表了「2019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東南亞」白皮書。 這份報告就台灣企業數位轉型出口,聚集來自產學界的建言獻策,將企業善用數位工具及平台資源開拓出口市場新模式的布局策略,精心出刊成具體、實用、中肯的原則,帶領台灣企業在瞬息萬變的網路新時代裡,以數位思維全面提升出口競爭力。 台灣為四面環海的小島經濟體,容納人口數及產業活動發展有限,但若能善用數位力量、精準掌握商情,就可反轉內需市場成長動能不足的現況,與國際市場接軌,在這場全球競爭的時代裡,化危機為轉機。 全球人口數第三大的東南亞地區,經濟成長快速且商機龐大,儼然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由於地緣鄰近且貿易往來密切,台灣企業對東南亞確實已累積相當程度的貿易經驗及經商基礎;但東南亞人口結構與台灣相反,年輕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將快速成長,中產階級的崛起更再創商機。 點此下載完整報告「2019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東南亞」 *本文經Google台灣同意轉載自Think with Google網站,點此看原文。
大陸首部《電子商務法》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進口跨境電商及自然人經營者成為關注焦點 大陸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從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依據該法,大陸眾多跨境電商如淘寶、京東、亞馬遜海外購等平臺、微商領域的大量自然人經營者,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依法納稅。並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店鋪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資訊、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資訊。 今後,微商、代購都會受到嚴格的監管。代購是不是進口跨境電商,關鍵區分點就是代購是通過行郵通道或一些非法管道入境,而跨境電商進口是海關在確認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三單信息一致,才可以清關。代購最典型的場景是淘寶上的全球購代購賣家,他們一般將貨通過各種管道入境後囤在大陸國內倉庫,淘寶上接單後再發給顧客。 《電商法》實施前,代購的利潤點在於免交關稅、消費稅等,但《電商法》明確規定,不管是什麼代購,都需要營業執照,營業執照還應該是來源國和大陸雙方的營業執照;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沒有中文標籤,不是大陸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等奶粉保健品之類不得銷售。對於傳統個體經營的“人肉代購”來說,也許即將走向終結。特別是如果隨著近期海關的嚴查,對於海外代購這個市場來說,它將會深受其影響。而對於代購未來的發展上看,由於新電商法中有規定電商、微商、代購等,都得辦理工商登記、獲得相關行政許可,而且還需要繳納一定的稅費,面對這一系列的繁雜手續,個人代購者的成本增加,勢必會影響到一部分做代購的人。當然,對於個人代購行為,《電商法》並沒有禁止,而是進一步規範了電商代購的行為,有利於市場良性發展。對於消費者來說,雖然有可能導致代購人數減少,代購的產品價格上漲,但消費者卻不用時刻擔心買到假貨了。 整部《電商法》合計89條,其中有7條跟代購或進口跨境電商相關:1、《電商法》下面兩條規定對代購影響極大第十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第十一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依照前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後,應當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在市場主體登記方面,目前絕大部分代購沒有進行主體登記。按照電商法要求,他們要麼申請個體戶,要麼以公司形式來運作。一旦有了市場主體,接下來就涉及到電商法規定的依法納稅問題。不管是個體戶還是公司主體,都需要繳納增值稅、所得稅(個體戶的所得稅就是個人所得稅)。線下,很多個體戶由於存在銷售額難以核算問題,因此很容易避稅。然而,對於線上的代購而言,資料非常透明,個體戶避稅空間極其有限。對於代購類個體戶來說,由於產品的來源在國外,且沒有商業化的合規通關單據,因此沒有進項稅發票,進而造成增值稅和所得稅異常的高。如果按照電商法嚴格執行,沒有任何一家淘寶代購可以存活下來。 2、《電商法》第25條、第26條是適用於所有電子商務從業者的,看似對跨境電商進口沒有很大的相關性。然而,從專業角度看,這兩條對進口跨境電商影響重大。第二十五條 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有關電子商務資料資訊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提供。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採取必要措施保護電子商務經營者提供的資料資訊的安全,並對其中的個人資訊、隱私和商業秘密嚴格保密,不得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這條明確規定,大陸政府主管部門可以調取電商平臺資料。此前,大陸相關部門希望拿到電商平臺的資料,但很多電商平臺尤其是電商巨頭把資料視為核心機密,拒不提供。有了電商法的規定後,情況就不同了。大陸海關總署在2018年11月發佈《關於即時獲取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支付相關原始資料有關事宜的公告》(165號文),這意味著,進口跨境電商企業的支付單原始資料,都將和大陸海關總署系統打通。結果就是,業內所有在電商平臺上相關的轉支付操作、虛假支付單、虛假物流單、低報通關等都將一網打盡。所有給電商平臺上的非自營賣家做一件代發業務的,也很可能全軍覆沒。第二十六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進口跨境電商的很多規定是由大陸部委制定的,他們既不是法律(由大陸人大制定),也不是行政法規(由大陸國務院制定),而是部門規章。電商法中“和國家有關規定”,意味著跨境電商中存在的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衝突的問題(典型的就是中文標籤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3、《電商法》中有三條專門談論跨境電商的規定。這三條規定基本是傳遞一個支持跨境電商的正面積極信號,表達了大陸相關部門對跨境電商的基本態度。第七十一條 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建立健全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特點的海關、稅收、進出境檢驗檢疫、支付結算等管理制度,提高跨境電子商務各環節便利化水準,支援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等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倉儲物流、報關、報檢等服務。第七十二條 進出口管理部門應當推進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申報、納稅、檢驗檢疫等環節的綜合服務和監管體系建設,優化監管流程,推動實現資訊共用、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高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和監管效率。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者可以憑電子單證向國家進出口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第七十三條 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跨境電子商務的交流合作,參與電子商務國際規則的制定,促進電子簽名、電子身份等國際互認。國家推動建立與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爭議解決機制。 除此之外,《電商法》也給電商平臺帶來了一些新的影響。1、電商平臺要承擔連帶責任《電商法》明確平臺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並對平臺經營者建立信用評價制度、信用評價規則、商品服務品質擔保機制和先行賠償責任等都做出具體的規定。商品、服務品質擔保機制和先行賠償責任的規定,主要針對電商平臺經營者和平臺內經營者而設立,切實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 2、禁止要供應商“二選一”近年來,大陸電商平臺之間為招攬更多用戶和保持平臺優勢,常通過或明或暗的方式施壓、逼迫或暗示商家進行“二選一”,這在零售電商和物流快遞行業尤為明顯。《電商法》新規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因其技術優勢、用戶數量、對相關行業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經營者對該電子商務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參考資料:中國大陸人大網 http://www.gov.cn本文轉載自台灣經貿網中文網,全臺最大的貿易資訊站,還有全球最新商機,快來台灣經貿網中文網補充經貿能量! https://info.taiwantrade.com
貿協攜eBay打造臺灣館 助MIT產品跨境銷全球 外貿協會12/11舉辦「eBay超級賣家技巧大公開」活動,貿協秘書長葉明水指出,eBay擁有1.77億活躍買家,2018年第三季商品交易總額達124億美元,可說是全球跨境電商領航者;並預告明年貿協將與eBay合作,共同推動「eBay台灣館」及「eBay跨境易貿通」兩個項目;現場更揭露好消息,入選進駐「eBay臺灣館」的廠商,除免繳eBay店鋪月費、免上架費外,貿協加碼幫廠商爭取運費補助,多重優惠希望協助廠商跨境電商一臂之力。為我國中小企業爭取跨境電商商機,外貿協會台灣經貿網在國際貿易局支持下,積極聯手全球知名電商平臺eBay、eBay官方推薦導師Viewider視宇國際,共同協助中小企業上架eBay,今(2018)年已累計41家廠商上架超過4萬4千項商品;短短一年的時間,累積達到超過105萬美元成交金額,約新臺幣3,278萬元;明(2019)年貿協將與eBay進一步合作推出「eBay臺灣館」,第一階段鎖定eBay推薦的臺灣汽機車與自行車零配件、美妝、3C與戶外運動用品等優勢產業,爭取跨境商機。貿協秘書長葉明水進一步表示,「eBay跨境易貿通」概念是幫助臺灣製造商直接媒合跨境大賣家,以類貿易B2B交易型態,增加產品毛利,直接協助廠商開拓更多海外市場;貿協所營運的臺灣貿易入口網站「台灣經貿網(www.taiwantrade.com)」也與eBay透過API串接,一次上架兩平臺同步銷售曝光。eBay大中華區跨境業務拓展資深經理盧啟昌分享,依eBay調查,傳統貿易出口僅可觸及3個目標市場,但eBay賣家外銷平均可觸及多達48個目標市場。eBay長期協助臺灣廠商投入跨境電商,從產品銷售、物流管理、金流支付等有眾多解決方案,如2017年美國站點的汽車故障檢測儀、摩托車化油器及配件、汽車引擎同步零件等品項比2016年同期獲得近400%銷售成長;德國站點則以方向燈、保險桿等品項獲得近300%成長,呼籲廠商立即開賣,把握銷售機會。根據eMarketer報告,2021年全球零售電商總額將達4.88兆美元,比2018年2.8兆美元成長71%。貿協表示,外貿協會的電商服務以台灣經貿網為核心,持續的進化,提供電商人才培訓、型錄優化、在地語系翻譯、Google關鍵字廣告、Facebook社群媒體經營、SEO,並透過與各大電商平台、資訊、金流及物流等策略聯盟合作,運用跨境電商平臺拓銷。熱烈歡迎加入台灣經貿網尊爵(EP)會員享有多元專屬電商服務,詳請洽詢台灣經貿網免費客服專線:0800-506-088。eBay台灣館已開始徵選廠商,歡迎踴躍線上報名: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tw/TAITRAeBayTW。
全球電商攻城掠地 全渠道行銷為王道 根據德國數據統計機構Statista的報告,全球電商市場預估在2021年達4.5兆美元的規模,8年內成長將達250%,其中歐美日成熟市場將持續引領電商潮流發展,東南亞地區的電商則將呈現雙位數的成長。eMarketer亦推估,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至2021年將佔零售總額的16.1%,意味著電子商務在零售業所佔的比重將有增無減,地位越趨重要,未來發展空間仍值得期待。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為,2017年全球電商銷售額超過50%是自於行動商務,至2021年預估更可成長至72%。行動商務儼然成為電商規模茁壯的一個重要驅動力,也因此對於電商網站來說,具備響應式網頁設計的網站或是開發專屬之APP讓購買過程更加流暢,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議題。未來全球零售電商市場將會加速擴張與整合,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透過電子商務完成購買動作,整體銷售額也會相應成長。 本文將就2017年全球電商銷售總額排名前兩大的電商平臺亞馬遜、京東及本會目前合作的新南向電商平臺-越南本土電商龍頭Tiki、印尼第二大電商平台blibli進行介紹,讓讀者一窺電商生態圈之樣貌。 Amazon (https://www.amazon.com) 成立於1994年,Amazon是美國和歐洲主要市場(英、德、法)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特殊之處在於擁有自建的倉庫以及快速物流。Amazon經營模式包含B2C、C2C個人賣家(現已日趨減少)以及B2B2C廠商上架平台銷售商品給消費者。上架的廠商都要經過Amazon平台的嚴格審核認證才得以上架,同時商品多需存放在亞馬遜自建的倉庫出貨。 由Amazon提供的 FBA(Fulfillment by Amazon)服務,包含倉儲管理、包裝運送到售後服務,讓賣家只須專注在銷售工作上。FBA能有效提升賣家商品在 Amazon 搜尋的排名,並且加快消費者收到商品的時間(約3-5日,未加入FBA商品出貨約7-21日)。 Amazon會將使用 FBA服務的賣家排名順序提前及主動推薦給Prime會員。消費者加入Prime會員,可以享有一年無限次的免運費優惠,且 Prime 會員消費能力普遍比一般會員高,目前Amazon Prime會員數已經突破1億人,透過該服務的出貨件數達50億件。對消費者而言,使用Amazon FBA服務的產品品質、送貨速度及售後服務相對有保障,再加上優先推薦給Prime會員機制。 貿協今年與Amazon合作推出TA(Taitra-Amazon)光點計畫,由貿協、Amazon及中華郵政三方聯手,計畫包含培訓課程、專人輔導、跨國寄送服務等跨境電商資源,目前上架的商品數已經逾千項,Amazon相當看好臺灣商品品質和產業潛力,未來將與台灣經貿網針對電子商務模式、數 位工具應用、數位人才培訓等面向協助臺灣廠商踏入跨境電商圈。 京東(http://www.jd.com/) 於2004年跨入電商領域,京東2017年的淨收入高達3,623億元人民幣,年增率達40.3%。2014年京東至美國Nasdaq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綜合性電商平臺。隨著電商本業的發展,京東體認到大陸物流配送的問題,便積極投入物流的發展。目前京東擁有4百多個倉庫、6萬名快遞人員、並且運用串連其電商平臺所收集的大數據推算出611萬條的最佳運送路線,讓貨品可以準時送到消費者手上。京東所自豪的三無科技「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貨車」,都已經全面進入試行的階段,儼然成為中國大陸的新物流之王。 今年6月,Google宣布與京東攜手合作,將斥資5.5億美元入股京東,未來雙方將在技術、供應鏈合作,在全球打造零售解決方案,發展為全球最龐大零售勢力的企圖心揭然可見。 近年來京東也將經營觸角延伸至電商新戰場-東南亞。京東在東南亞祭出高端不打低價的策略,希望藉此收服優質客戶,提升GMV。目前東南亞尚未發展出專為電商而設的物流系統,導致於物流效率偏低,因此京東首站便在印尼設立4個倉儲,於當地提供自家的電商服務JD.ID以及專屬物流公司JX Express,印尼為京東在中國之外投資最多的市場,除了JD.ID外,還有一個旅遊商品電商平台Traveloka(https://www.traveloka.com/en)。 除了印尼,京東計畫將泰國發展為服務越南及馬來西亞市場的中繼站,目前已與泰國最大零售集團Central Group設立合資公司,聚焦於電商及金融服務。希望透過Central Group多元的零售通路(Central group於2016年收購了Zalora電商平臺)及完整的物流體系,提供完美的用戶體驗。 Tiki (https://tiki.vn/) 越南第一大本土電商平台,目前在越南排名第二僅次於Lazada,被稱為越南的 Amazon,成立於2010 年,由 Son Tran先生所創立的本土電商平台,他由澳洲研究所畢業回國,發現很多進口書籍在越南買不到,於是成立銷售英文原文書的網站。2012 年獲得日本網路創投公司 CyberAgent Ventures 投資。 因銀行帳戶及信用卡普及率仍低,越南電商市場僅有 10% 左右用戶採用線上付款,90%採用貨到付款。但Tiki平臺有34%的消費者使用線上付款(僅 66% 採貨到付款);每日約 10,000 張訂單,退貨率僅 0.95%,手機電子商務營收達整體 45%。 Tiki 努力優化用戶體驗, 自建物流以及品質控管 (QC)系統,並提供貨到付款機制提高消費者信任,是越南第一個提供 7 天退貨的平臺,全國平均 2.3 天到貨 ( 胡志明市與河內在 24 小時內 );2017 年更推出 2 小時到貨服務。 2017年,台灣經貿網為協助我商以團體戰的方式進軍越南市場,與Tiki合作成立了臺灣館(https://tiki.vn/lp/gian-hang-dai-loan),招募我國潛力產業如美妝、資通訊、家用品等廠商上架產品至Tiki販售,目前已上架近2,000項商品。 Blibli (https://www.blibli.com) Blibli.com 為印尼 Djarum 集團底下之電商公司,是印尼當地第二大 B2C 電商公司,其總部設立於印尼雅加達。 Djarum 集團為印尼第一大投資集團,跨足金融、電子商務、菸草、家電、移動電信、安全設備等產業。2011 年成立blibli.com便獲得 1,000 萬美元投資,專攻頂級客層的網路購物市場,主要消費者年齡為 25-35 歲,消費者比例男性為55%,女性則為 45%,每月約 750 萬次交易訂單量;金流的部分 Blibli 提供各種簡易方便,可靠安全的方式,讓消費者付款更便利,包括網路銀行、信用卡付款、ATM付款、便利商店付款、電子錢幣和 COD 付款等,此外, Bibli.com 和印尼各大銀行均有合作。 為加強印尼市場拓銷,台灣經貿網自2017年於blibli成立臺灣館(https://www.blibli.com/merchant/taiwan-pavilion/YAK-52791),透過與代營運商-慶圓國際合作的經營模式,協助我商上架至blibli販售。目前臺灣館已上架近3,000項商品,遍及3C、運動用品、母嬰用品、美妝等產業。 電商的下一步會往哪裡走? 線上與虛擬結合的全通路,預測將會是電商的下個戰場。從實體與線上零售商的跨界併購風潮如Walmart併購Jet.com,Amazon併購Whole Foods的趨勢發現,線上x線下的結合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O2O,Online to Offline, 最初的O2O指的是將線上消費者帶往線下,利用各種線上的行銷手段將消費者帶往線下實體店。但近年來的O2O已經延伸為一個全方位的消費圈,已不侷限於線上>線下,線下>線上的整併也很風行, 未來的電子商務已不再侷限在線上服務,從傳統零售巨頭沃爾瑪 (Walmart, WMT-US) 併購新創電商捷購網 (Jet.com) 與亞馬遜併購全食超市 (Whole Foods) 的動作皆可看出,與實體零售的結合才是發展的趨勢,這種打造虛實整合的作法即是 O2O 的概念。隨著O2O的蓬勃發展,帶來的就是全通路行銷的概念,要如何串連所有在這購物流程可能使用到的工具,整合行銷及開發資源,讓使用者有個流暢的購物體驗,以提升交易轉化率及回購率,搶得行動購物的先機。 台灣經貿網目前與全球主流電商平台皆有合作,以台灣經貿網為核心,替我商佈建電商生態圈,從電商龍頭Amazon到新南向重點市場的重點平台,台灣經貿網與全球電商平台的合作方案的更多內容請參考「入駐國際電商平台」( https://info.taiwantrade.com/index/service_platform#menu=11612) 讓台灣經貿網與您一起拓銷全世界!
2019不可不知的電商趨勢 如果你經常留意線上銷售產業的相關新聞,應該會注意到電商平台在推動產業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家開始透過數位平台提供銷售服務,相關平台有必要提供更多通用的工具,朝多功能化邁進。因此,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未來的一年有哪些趨勢值得我們期待。到底有哪些明顯的變化值得留意?這些變化對一般的線上業務來說,又代表著什麼呢? 繼續推動行動裝置的發展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能用行動裝置上網,比如平板手機、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雖然傳統筆電短期內不會消失,但毫無疑問的是行動裝置零售業日益成長壯大。在 2019 年,我們可以合理推斷這個趨勢會繼續下去,所以各大電商推出的軟體必須擁有適用於行動裝置提的優勢。對消費者來說,他們希望享受和筆電同樣輕鬆流暢的購物體驗,我們完全能理解他們為何會抱持這樣的期待。 我們也必須考慮到,由於 3G 及 4G 技術進步,載入一般網頁所需的時間已大幅減少。使用者趕時間的話,既沒有耐心也不願意等網頁慢慢加載。網頁不只要能適應行動技術革新,還得確保加載速度不能太慢。 更多元化、更具差異性的電商選擇在電商產業現今的發展中,其中一個對線上銷售最顯著的好處是,網站銷售不再受限於少數電商平台,可以有更多選擇。現在電商平台眾多,而有些確實更有競爭力。過去最大的第三方公司之一叫 Magento。該公司創立於 2008,是最早在線上銷售服務贏得盛名的公司之一。不過,我們卻眼睜睜地見證很多顧客從Magento轉向Shopify等其它電商平台的過程。整體觀察下來發現的部分原因包括:網頁模版更易於使用、價格差異、更優質的顧客服務及更多樣化的模板可供選擇。 對終端使用者來說,這些又意味著什麼?首先最重要的是電商平台之間的競爭逐漸白熱化。各大平台會更專業化,我們也可以期待在2019年看到更多針對性的定價策略。賣家可以省下不少支出,並將這些經費投入日常營運中。除此之外,我們可能看到電商採取的策略更側重社群媒體整合及跨平台行銷。僅僅一個網站是不夠的。 線上零售產業不斷成長進化,想當然爾,電商解決方案也會與時俱進。對於知道該採取哪些行動的人來說,2019將會是大豐收的一年。*本文翻譯自OxGadgets,原文出處請按此。
5年後,數位行銷會如何發展? 在網際網路發明前,行銷方式與現今可說是天差地別。公司想要傳播消息,只能透過印刷廣告、直銷信件及傳統媒體。當然,現今情況有了非常大的轉變。根據預測,2018年數位廣告支出將首次超越傳統廣告,達到1008億美元。 我們都知道現今市場變化十分快速,多年來,數位行銷已迅速適應全新的媒介,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既然如此,未來又有什麼樣的趨勢在等著我們呢?未來五年,數位行銷會如何發展? 語音搜尋行動裝置已蔚為主流,且沒有衰退的跡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機或平板上打字永遠不如在鍵盤上打字來的容易。說話更比打字快上許多。 很多智慧型裝置都搭載「個人語音助手」,如 Apple 的 Siri、Amazon 的 Alexa 及微軟的 Cortana,這些裝置都能回應語音指令,因為使用上非常便利,使用者群正逐累積、壯大。大家都很喜歡使用語音指令來網購、查詢天氣狀況或設定提醒通知。 貝瑞·舒華(Barry Schwartz)在近期一數位行銷研討會上表示:「語音搜尋未來將成長為產業中龐大的一環。」有人預估,到了2020年,超過半數的搜尋將透過語音搜尋功能完成。 行銷人未來需適應這種新的搜尋方法,以日常對話的習慣和語氣撰寫文案,並預測人們使用哪些關鍵字來做語音搜尋。它不會對行銷本身造成太大的影響,而是對行銷文案的構思與撰寫影響較大。 人工智慧(AI)與虛擬實境(VR)人們喜歡新奇事物,並能很快適應新興媒介。影片已然成為基本配備,虛擬實境(VR)更將成為行銷界的明日之星,在未來幾年大放異彩。 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讓人們在情感上更能與產品產生連結,對提高品牌忠誠度及業績至關重要。 品牌公關與時俱增的重要性Z世代將成為美國的消費主力,這個世代有強烈的社會意識,對品牌的要求遠超過優良的產品和服務。年輕消費者更喜歡向有道德準則、願意為社會和世界奉獻心力等實踐社會責任的品牌購買產品。 消費者對於氣候變遷、社會正義、貧窮及收入分配不均等議題都非常了解,收入不均的問題在美國日益嚴重,全美40%的財富被1%的人口所控制。年輕的消費者對這些議題感到擔憂,他們傾向選擇那些承諾協助找到解決方案的品牌。 為了投其所好,公司需用心經營品牌公關,積極關注社會、環境議題,以協助地方、全球社會找出解決之道。許多世界富豪紛紛開始採取行動,捐贈誓言(The Giving Pledge)活動即為一例,承諾捐出他們大部分的財產,造福現代及未來幾代的人。 持續關注消費者需求及價值觀行銷說穿了就是看懂消費者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並抓住他們的價值觀。這些在未來五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果不知道消費者要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賣不出產品的。行銷人需要更深入了解受眾,才能確實滿足他們的需求。 廣告策略更具針對性隨著線上廣告產業蓬勃發展,廣告策略也越來越競爭,因為我們對彈出式廣告或其它類型的數位廣告容忍度越來越低。行銷人將持續把重點放在製作更具針對性的廣告上,引發觀眾情感上的共鳴,希望藉此成功銷售產品。情感驅動的行銷方式很多,多芬的「自信美」(Real Beauty)及Google的「動物好朋友」 (Friends Furever)系列廣告,都是非常成功的線上廣告,因為他們能引發目標受眾的情感共鳴。 動人的故事是萬年不變的行銷法則無論未來幾年數位行銷產業將如何發展,良好的說故事技巧永遠是有效行銷策略的關鍵。行銷人需要緊跟潮流,但始終把受眾需求放在首位,並創作訴諸情感的內容,這些都是不變的真理。數位行銷產業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要想成功,創造力、好奇心、耐心及對新策略抱持開放態度,以上幾點缺一不可。 *本文翻譯自Business2community,原文出處請按此。
電商將成稱霸全球 依地區別將有差別的發展時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指出,電子商務有望在 2021 年成為世上最大的零售通路,超越超市、雜貨店、服飾、鞋類零售商等管道的零售額。 電子商務將佔該年零售總額的 14%。 但全球未來採用電商的程度不一。 電子商務已然是亞太地區的領頭羊,市佔率為 13%,但在西歐,未來五年內都無法稱雄。 零售商需要根據地區、國家和類別量身打造網路策略。 亞太地區是數位強國的所在地2017 年,在中、韓兩國成長的驅動下,電商成為亞太地區第一零售通路。南韓早在 2013 年便以零售總額 11% 的市佔率,成為亞太第一個以電商為通路之首的國家。 全球第一的數位基礎建設,加上擁抱最新科技的高度偏執,共同引發了這場數位革命。不過,雖然南韓電商比中國電商早了三年攻頂,中國目前才是傲視亞太和世界的數位強國。 2016 年,中國的電商銷售額達到 3,540 億美元,成為全國最大通路,佔零售總額的 17%。 同年,中國電商市場超越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中國領先的線上零售商阿里巴巴(Alibaba)和京東(JD.com)在解決物流和支付的挑戰時,建立了具有最佳選擇和不同價位的零售生態, 兩者都持續在改進數位體驗、加快物流、擴增產品類別。 北美則緊追在後合併計算的話,美、加兩國電商將在 2020 年成為最大通路,佔零售額的 16%,與亞太地區相去不遠。 兩國的零售商的共同目標都是在消弭數位商務中的紛歧。 他們的重點都是提供多種貨運選擇,例如店取、儲物櫃取,或是當日、甚至一小時內出貨。 西歐則綜合上述各種狀況電商將在 2019 年躍升英國最大的通路,佔總零售額的 18%,而丹麥和芬蘭分別將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各自以 17% 和 14% 的電商普及率緊追在後。 但未來五年內,其他國家的電商都和冠軍寶座無緣。雖然英國在西歐的零售市場排名第三(僅次於德、法),但在 2017 年已經是歐洲最大的電商市場,比排名第二的德國還高出50%。 這股領先優勢歸功於它比德、法更快普及的線上通路。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服飾和鞋類銷售網站上線,德國將有望縮小差距。 這對零售商而言代表什麼?電商崛起在很多層面上都對零售商造成衝擊,從投資到組織,再到店面規劃。 零售商要有心理準備,電商通路很快就會成為銷售主力。 同時,零售商也要了解數位商務的演化會因國別和商品類別而異。西歐正好印證了不同國家和商品類別以不同速度邁向網路化的過程:生活百貨是第三大零售市場(英國)的電商主力,而服飾和鞋業將幫助最大的市場(德國)消弭兩國之間的差距。*本文翻譯自Forbes,原文出處請按此。
從零開始,完全指南:第一次做全球電商就上手 在進軍國際電商市場之前,一定要步步為營,確實推演。 只要掌握下列四個步驟,成功近在咫尺。 跨境網購已漸趨普及,許多電商公司看準商機,將觸角伸往海外。 未來幾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可望激增將近 250%,上看 4.5 兆美元大關。 當然,打進國際市場並不容易,事前需要大量研究、規劃和準備。並不是每項網路生意都適合擴展全球業務。有些是因為國外市場不需要或在當地市場沒有銷售後勢; 有些則是生產、運輸成本過高,讓人打銷跨境銷售的念頭。 可是,如果你的品牌堅信海外展店勢在必行,你可以透過下列四個簡單的步驟啟動全球市場。 1. 投資全球通用的網站 不用懷疑,你的電商網站就是進軍全球的關鍵。 所以,擴大營運之前,第一要務就是確保網站能否為新的顧客帶來好的使用體驗。 網站要做到國際優化,首先必須知道的是哪些功能對流暢的顧客體驗來說是重要的。在此,最佳策略就是和 Shopify 等專門為全球業務設計的國際電商平台合作。 請務必找有地點設定功能的平台,才能根據顧客的購物地點客製網站。 從語言、售價到運費,所有內容都會受市場影響而變動,所以最好選擇能夠自動響應這些條件的平台。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注意你的網站在不同國家的載入速度。 例如,如果你的主伺服器在美國,但顧客在印度點了連結,網頁可能要好幾秒才能跑完。 幾秒聽起來是小事,但事實上那可能會讓你失去那位客人。 研究指出,如果一個網站讀取超過三秒,50% 的顧客會選擇離開。強烈建議你用 「內容傳遞網)(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主機讓網站跑快一點。 也就是說,你的網頁會透過相連的快取伺服器網路分配到全世界,提高內容載入速度。網站的品質決定了生意的成敗,因此,務必在網站設計和功能多下功夫。 確保你的平台主機足以應付全球市場,可以支援更好的顧客體驗,獲得更高的轉換率。 2. 籌組多元的行銷團隊 進軍國際最棘手的一件事,可能是獲得品牌辨識度。 想從跨境銷售獲利,愈早樹立品牌辨識度愈好,但想在全球市場打響名聲,專門的行銷策略是不可或缺的。最佳策略是籌組具備全球視野、熱愛挑戰,而且對每個國際目標市場瞭如指掌的行銷團隊。 因為你的網路顧客群將遽增,受眾的人口統計、偏好、需求都會改變。 此外,有一些可以觸及到全球顧客的管道,在美國卻根本沒有或不普及。 例如國際上一些極度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台。 QQ/Q Zone 是中國境內常用的聊天 APP,Taringa 則是南美最受歡迎的社交網路。沒有好好利用這些管道可能會影響你的觸及率,減緩品牌成長。要向國際受眾行銷,團隊務必了解該市場的文化和消費者行為。 最好為每個擴展的領域聘請當地寫手,確保廣告訊息是恰當、有效的。 3. 承諾品質一致 另一個國際品牌遇到的大問題是要確保世界各地顧客的體驗一致。 市場擴展得愈遠,這個問題就愈複雜。例如,和設在海外而且比較靠近新市場的當地直運商結盟可能特別省錢。 但是,便宜沒好貨。 如果國際顧客收到產品,哪怕品質只差了其他市場那麼一點,都可能有損你的商譽,帶來負評。 因此,在各地找到倚重的夥伴以確保產品及服務的品質,格外重要。你的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和顧客支持的品質,也可能受到影響。 例如,你可能需要聘用國際客服團隊才能應付全球不同語種的客人。 但是,如果沒有善加培訓,他們也會因為服務不到位而損害你的商譽。業務持續成長時,請務必定期執行品質檢測作為未來策略發展的參考。 隨時掌握顧客評論,在事態失控前,盡快解決問題。 4. 追蹤進展,持續不懈 走向國際是有一點風險的,尤其你的品牌還沒在廣大的新市場闖出名號的時候。 事情總有可能失敗或差臨門一腳。 因此,你的團隊必須不眠不休盯著各種數字,確保目前全球擴張的速度適合公司。當然,銷售額是要首要需注意的顯著標的,但也能從其他數字看出市場對品牌的接受度。 例如,網站流量、社群媒體追蹤人數、回購顧客,都表示你的客群呈現正成長,品牌正打入新國際市場。切記,要花時間才會看到美妙的成果。 但若進展開始變慢,甚至久久停滯不前,可能表示你該開發其他市場。 幸好,電子商務和線上銷售大大簡化了這件事,如果某個國家或國際地區失利,繼續試下一個。 邁向國際對線上品牌來說就像奇幻冒險,在很多層面上都能拓展視野。 當然,做這個決定前,請研究再研究,找到最適合貴品牌的市場。 投資對的工具,致力創造能讓新客戶滿意的體驗。*本文翻譯自business.com,原文出處請按此。
亞馬遜快閃促銷 Lightning Deals 上篇「歐美亞馬遜-三大廣告、三大促銷一次剖析」文末比較了三大促銷類型,也提及參加 Lightning Deals 的三大好處,若您想藉此在年底Q4旺季衝高銷售,歡迎參考本篇,下方將詳述:申請資格、價位、申請流程、行銷策略 Lightning Deals 快閃折扣,申請流程全公開 Lightning Deals 申請資格 只要能夠在 Lightning Deals 頁面出現,就能夠達到上述的好處,真的好誘人呀!那該如何取得申請資格呢?想要取得申請資格須符合以下條件:*運送方式:商品有支援 Prime 運送(FBA/Seller Fulfilled Prime) *評論要求:您的商品評論需高於 3星(當然越高越好囉) *符合規則:商品圖片符合亞馬遜要求,且成人用品或有爭議商品不得申請 *足夠貨量:有足夠貨量支援在 Lightning Deals 期間任何爆單的可能 *超低折扣:商品至少需有折扣 20% 以上 (比 30 天內的最低價再折 20%,且是 90 天內的最低價格,因此若您有成本考量,可在兩個月前稍微提高價位,待折扣期間再調整折扣比例,且消費者心態當然是折扣越多,越容易手癢,所以說想提高訂單成交率,在這塊必須多琢磨些,換句話說,多打點折扣吧!) 其中最重要的為「足夠貨量」「超低折扣」能夠讓您雀屏中選,成功擠進 Lightning Deals 名單中,另外有幾點需要注意的是: *符合申請條件也不代表最終能取得參加資格: 亞馬遜會在眾多優惠方案中,挑選他們認為最有吸引力的優惠商品在旺季期間大力推廣 *申請通過後不一定會在 Prime Day/Black Friday/Cyber Monday 當日刊登廣告: 旺季期間起流量逐漸升高,眾多消費者會先開始把商品放進願望清單,因此就算您的 Lightning Deals 申請沒有在購物大節當日也別沮喪,您已經贏過大票賣家啦,詳細收費於下方說明。 Lightning Deals 收費區間 Lightning Deals 價位從 150-750 美金不等,其中差別就在「促銷日期」 每年亞馬遜都會對價格稍有調整,但根據過去經驗,快閃折扣一般來說有三種價格區間:當您成功入選後,帳目上將出現一筆刊登費,雖然說對多數供應商來講,300-750 美金的投注的確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但根據 DRS 的銷售經驗來看,這筆金額是值得的,多數供應商都能在旺季提升銷售,不單只是旺季當月,更對未來銷售有正面影響:)所以說殺入這個戰場比較重要啊,千萬別在最後關頭卻步唷。 Lightning Deals 申請流程 若您是 DRS 供應商夥伴,那麼在近期我們的供應商顧問將聯繫您是否有興趣參與本次活動,屆時您僅需回覆即可,若您自行操作亞馬遜帳號,那下方有簡單的申請流程、亞馬遜通知信函供您參考: 上個月(2018-08)DRS 就收到來自亞馬遜 Black Friday/Cyber Monday 之 Lightning Deals 邀請函(如下圖)大意即為:恭喜您的商品獲得亞馬遜推薦,若您有興趣參與「黑五、網路星期一」週間的快閃折扣,歡迎您於 2018-10-05 日前提交申請。在收到信件後登入至 Amazon Seller Central 即可發現,在 Advertising > Lightning Deals 中有 Upcoming events而拉到頁面下方,若您的商品有被亞馬遜推薦,即可針對下列三點進行設定:A. 選擇快閃折扣欲投放之時間(在選擇後即可看見活動區間之 LD 價位) B. 輸入本次快閃之折扣價(有價格上限之限制,即:折扣後不能高於___USD) C. 輸入本次快閃折扣之數量(有最低數量之限制,即:本次活動至少要有___ 件) 針對有折扣、數量限制的欄位,亞馬遜都會在填寫框的下方用灰字標註標準為何,在您更改欄位的同時,右方會即時出現本次快閃折扣的潛力預估,讓您可快速評估本次的快閃折扣成本、收益。確認完畢後即可點選畫面右下方之 Submit,靜候亞馬遜通知您是否入選本次 LD。 如何評估自己是否值得花錢參加 Lightning Deals? 這應該是許多供應商心裡的疑問,到底這個投資會回收嗎?其實可以從下列幾點評估: *將參加 Lightning Deals 視為年度投資,非單次賭注高金額的 Lightning Deals 一年僅有兩次,若把(500+750 美金)/12 個月=104 美金 也就是說能試著轉向思考,每月新增這樣的廣告預算,能觸及大量消費者,對公司來說是否值得? *比對其他管道之曝光、轉換成本 2018 年七月(Prime Day月份)之月流量為:26.4億,您可依此流量推估旺季單日流量、平均每小時之流量,比照您的商品在其他廣告平台上如:Facebook、Google Adwords、Twitter…...之每千次曝光之成本(CPM)相互對照。同時也可參考過去您的商品在亞馬遜上之轉換率,根據經驗由於亞馬遜本身是購物網站,因此在訂單轉換率上會比社群平台上再高一些,您可依循這些指標進行評估,即可知道您是否值得參與此次盛會。 *同時考量品牌曝光從台灣跨境銷售,最難打的就是品牌知名度,但若打響了品牌知名度,對於後期銷售會有很大的助益,您可由此角度切入,評斷就算沒有預期的訂單轉換量,您的品牌是否願意嘗試看看這個品牌曝光管道? 看完上述多種廣告、促銷策略,不知從何下手? 對此補充一些 DRS 針對亞馬遜站內行銷的建議:上述前三種廣告(A.關鍵字廣告 B.品牌標題廣告 C.產品展示廣告)建議在一上架亞馬遜時就分配預算進行站內導流。在您規劃跨境初期就應當將此廣告支出列入考量(可以當成是您在歐美市場設立商店的必要成本)。 STEP 1 依循 DRS 經驗,新品上架可先從「每日預算 10 美金以上」的「關鍵字廣告」優先著手,視 ACoS 成效隨時調整預算,並同步選擇自動及手動關鍵字操作,能讓您的商品有更多曝光。 STEP 2 若您有心經營品牌,在申請完 品牌註冊(Brand Registry)後可以加強優化:品牌頁面(Storefront)、優化版圖文產品頁面(EBC)並同步配合投放「品牌標題廣告」 這些項目對於品牌曝光、提升品牌信任感、品牌形象有很大的幫助。 STEP 3 至於針對「快閃折扣 Today’s Deals」 的部分比較是短期內想衝高曝光、旺季時會使用的秘密武器。畢竟投放成本較高,不像是關鍵字廣告點擊後才收費,以最容易申請的 Lightning Deals 來看不論您是否豐收,亞馬遜都會收取 150-750 美金的費用,可以選在流量最高的旺季投放即可。 根據我們操作亞馬遜八年的經驗來看,當產品頁面擁有 5-10 個優良 Review 後,配合廣告在銷售上會有顯著的成長。上述三種廣告皆有其最佳的使用時機,若能將資金妥當分配「長遠引流+短期豐收」相互加成的效果必定能為您歐美市場的銷量大大加分。 如果您是 DRS 的供應商夥伴,對亞馬遜行銷方案若有興趣的話,歡迎隨時聯繫您的供應商顧問!我們會對您的預算做出最有效率、最全方位的規劃:)Call:02-2837-8995 #您的顧問分機 若您是正考慮跨境銷售的供應商夥伴,也歡迎您點擊連結 > 預約跨境諮詢,讓我們一起趕上 2018 亞馬遜上最盛大的爆單熱潮吧!
歐美亞馬遜-三大廣告、三大促銷一次剖析 亞馬遜在 2018 是個突飛猛進的一年,在 2018 Prime Day 銷售量破億件、參與會員數也創下歷史紀錄,此外亞馬遜更在本月(2018-09)成為美國第二家市值破兆美元的上市企業。相信大家都被亞馬遜股價創新高、領群起跑的新科技及新服務洗版,也讓更多供應商夥伴躍躍欲試於加入亞馬遜市場。 現今「跨境電商」一詞對大家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大家都知道要跨海求生存,也有各方門路能夠為跨境初期迷茫的賣家們稍稍指點迷津,只是如何在勇敢跨出第一步以後依然如魚得水,就是大家最關注也最想破解的謎了。 不得不說在亞馬遜上銷售不如以往的輕鬆。隨著站內商品品項越來越多,亞馬遜告訴大家的是:這個市場正持續擴大當中。但同時在站內的賣家們也面臨到:競品倍增,新賣家很難在上萬商品取得領先排名。銷售量越好,評價越高,排名就會自然往前,在排名往前的同時又能帶動銷售,這對於擁有排名優勢的 listing 來說無非是個良好的循環,只是如果您是新跨進亞馬遜的賣家,這可能成為您想要一躍成為大賣家的瓶頸之一。 若想突破銷售瓶頸,適度的提撥預算到廣告投放上會是必要的投資,那麼究竟在亞馬遜上有幾種行銷操作呢? 亞馬遜站內廣告、促銷到底有幾種? 這邊先放上重點整理供大家過目,下方再細細述說,若您針對某類型廣告特別有興趣,也可以直接跳到 A.關鍵字廣告 B.品牌標題廣告 C.產品展示廣告 D. 快閃折扣 的段落進行閱讀,在下方段落也放上各種廣告之刊登位置,以橘色框線表示。A. 關鍵字廣告 = Sponsored Products關鍵字廣告會顯示在:搜索結果的第一頁&競品的產品頁上。較適合推廣「商品」,且關鍵字廣告依操作方式又分為「自動」與「手動」關鍵字廣告。若您對於關鍵字廣告投放有興趣,歡迎參考:Amazon 站內廣告規劃策略 B.品牌標題廣告=Sponsored Brands此種廣告主要是推廣「品牌」,增加品牌、產品線的曝光,對於欲長期經營品牌的賣家很有幫助。標題廣告也很適用於:已有一定銷售基礎之品牌推廣「新品」,讓過去暢銷商品為新品站台,提升消費者信賴感,但限定擁有品牌註冊者(Brand Registry)且品牌旗下有多個產品的賣家才能推廣。 C.產品展示廣告 = Product Display Ads產品展示廣告可針對買家的興趣、買家有興趣的商品下廣告,其最大的優勢就是您的廣告能夠顯示在競爭對手的產品頁面周邊(如上橘色框線內)對已經在關注特定產品的消費者進行廣告曝光(但無法確切選擇實際投放之位置,亞馬遜系統會自動調配),選擇此類廣告代表您可以在競爭對手的頁面上正大光明的宣傳自己的商品,無疑是個加分策略,訂單轉換率也比關鍵字廣告高一些。 D. 快閃折扣 = Today’s Deals除了上述三種點擊付費式廣告以外,您也可以考慮快閃折扣促銷,一般會出現在亞馬遜的 Today’s Deals 頁面,也是亞馬遜站內流量很高的熱門頁面,就像台灣各大購物網一樣,經常於首頁可以看到「限時限量的快閃促銷」,許多消費者在搜尋欲購買商品時,也會順道逛逛今日的亞馬遜特惠,加入此頁面後,能大幅提升商品的曝光,同時提高訂單轉換率。 亞馬遜流量之王 Today’s Deals 有幾種?優勢在哪? 如下圖所示,放大亞馬遜 Today’s Deals 頁面後可以看到促銷的類型、促銷活動的狀態:消費者會在 Today’s Deals 頁面上看到最新的折扣促銷,那對賣家來說,這三種不同類型的促銷有什麼不同呢? 雖然說 DOTD 及 BD 免費又有各種秒殺稱號,但由於名額極少,實際上能夠成功參與此二快閃折扣的賣家是少之又少,對於剛進入亞馬遜平台的新手賣家來說,您可考慮 Lightning Deals。除了參加日常週間的 Lightning Deals,在旺季來臨前兩個月左右,亞馬遜會陸續針對符合申請資格之賣家發送邀請函,針對想在旺季登上站內流量最高頁面的賣家即可在期限內提出申請。 據 Amazon 所言,參與 Lightning Deals 對賣家的好處有: *大量曝光 More visibility:Lightning Deals 為 Amazon Deals 中最多消費者造訪的頁面 *光環效應 Halo effect:在旺季期間或結束之後帶來更多的消費者注意與銷量 *清空存貨 Clear out inventory:能幫助您出清過多存貨或是季節性商品 看完上述分析,若您想在今年年底衝高一波銷售,那麼歡迎繼續閱讀下一篇:關於 Lightning Deals 的申請資格、價位、申請流程~ 若是您還沒跨足歐美亞馬遜,或是已經開帳號卻不知如何優化您的帳號,歡迎您點擊右方連結 DRS 亞馬遜顧問會為您做免費跨境諮詢,期待與您共同跨境銷售!DRS-Taking your brand global!
12